科研研究报告(合集8篇)

时间:2023-11-11 08:33:38 作者:admin

科研研究报告 第1篇

Abstract: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day, it has risen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to improve and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the release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report should also be sometimes required. Taking an independent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writing of the quality report, from the selection of the report model and the coverage of the content of the report.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告模式;报告内容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report;report mode;report content

0 引言

201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同年,__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两个文件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和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展望。为贯彻落实纲要中关于“建立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教育部分别于2011年7月和2012年8月《关于“985”高校公布2010年的通知》[2]和《关于继续试点部分高等学校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3]。2013年,所有的本科院校都要向社会公开自己的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的,一方面满足利益受众者的需求,一方面督促高校自省,采取措施监督和调控教学质量。那么,报告的意义究竟何在?怎样报告则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1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意义[4]

有利于政府部门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宏观把握和调配

政府主管部门作为高等院校的直属管理机构,对高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对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责任。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有利于其实时了解高校本科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各高校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对薄弱环节进行调控。

有利于高校的自我认知和改善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一切都围绕教学工作展开,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发展目标。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对本校的教学资源、运行管理、改革实践、制约因素等与教学相关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否则,教学质量将无从谈起。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能够督促高校对本校教学质量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检查、自我改善。

有利于各方人士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监督

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各方人士对高校的支持。社会各界是教育经费的支持者,也是教学质量的最大受益者。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供社会各界人士使用和检验。通过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使其更好地了解高校教学状况,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情况提意见,高校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2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架构研究

报告模式的选择

2012年8月,教育部对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规范化,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4]:①本科教学基本情况;②师资与教学条件;③教学建设与改革;④质量保障体系;⑤学生学习效果;⑥特色发展;⑦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报告内容的撰写

学校概况

学校整体概况,第一要突出学校的整体定位,如本单位是一所以纺织、服装、艺术设计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一所独立学校。第二是简要概括学校的专业布局和师资力量。第三是突出学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所做出的举措。

本科教育概况

本科教育概况,第一是要指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第二是要高度总结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师资与教学条件

师资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教学条件是学校发展的硬实力,两者都要硬才能保证发展的基础。教学硬件设施方面,可从各子教学单位统计相关信息,如教学行政用房,实验室数量、规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及信息资源等。独立学校因其特殊性质,与母体共享优质师资力量,在大学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中,师资共享为独立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力量。在数据反映中,统计全校教职工结构,需突出本年度教授、副教授,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在授课中所占的比例。

教学建设与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建设与改革又可以分为几个具体指标:第一是专业建设,为了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学校不断进行专业布局优化与调整,制定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改革,目前学校已有29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第二是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在专业的引领下,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和国际化课程建设,大力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和国家、省级精品课程),积极开展校级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目前生均课程达到门次。积极探索通识类课程培养方式的改革。在教材建设方面,学校大力引进优质教材,并鼓励教师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工作中;第三是实践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创新创业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此,学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申报创新创业类项目方面做出了很多工作,近两年,学校在浙江省教育厅重点组织的9大项学科竞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一等奖15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4项,确定2015年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立项项目68项;第四是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是以课堂教学创新为突破口,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积极开展优秀学生境外交流学习,拓展专业知识和国际化视野。尊重学生转专业的意愿,创造个性化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第五是体质健康教育,主要是由学校的体育军训部牵头,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组建各类体育项目,加强体育尖子生的培养,在各类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本科教学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关于质量保障体系,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指标:第一是要确立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学校的领导班子、经费、部门服务均要优先促进本科教学,各部门均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展开;第二,是建立质量保障制度,在过程上涵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上包括教师教、学生学、部门管的相关制度;第三是教学运行监控,学校加强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开展各层人员听课制度,如领导班子,专任教师,辅导员,督导组成员,2015年,教师间累计听课达到1350余次,听课质量总体良好。同时全面实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加强学生学业指导管理,将教评学与学评教结合起来,以评促学,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点面结合。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直接反馈,具体可体现为以下几项指标:第一是毕业生情况,指标体现为学士学位授予率和获得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第二是学生成果,体现为学生发表的论文和各项专利技术,以及学生参与竞赛所获得的奖励;第三是学生满意度,学生满意度指标体现为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学评教)和大学生教学满意度,大学生教学满意度根据实际从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条件保障等方面设置可行的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更加全面;第四是就业情况,指标可体现为毕业生就业率,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比率,截至2015年8月25日,总就业率为;第五是社会评价,学校可通过追踪调查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社会大众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结果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满意的。

特色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学校发展的特色和定位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所年轻的独立学校,发展的时间不算长,但贵在特色化的发展和创新。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的特色发展主要在于:第一,发展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二,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学校与企业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认识是基础,解决是关键。学校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基本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健全,二级单位质量监控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努力的方向上,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深入课堂教学创新活动;第二,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第三,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 总结与反思

利益需求各方所要求的教学质量报告能反映出高校实际的办学质量和特色,形式上需要规范,内容上可以灵活多样,力争做到全面覆盖和重点突出相结合。

质量报告作为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评估的一种新举措,还需要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提升,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来做支撑。

参考文献:

[1]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985”高校公布2010年的通知[Z].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继续试点部分高等学校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Z].

科研研究报告 第2篇

小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但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对科学课兴趣不大,科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多数教师也因怕准备实验麻烦,将科学课上成教师说实验、说现象,学生抄答案、对实验现象、死记硬背,致使探究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观察实验教学法是当前科学教学中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有助于完成教学中培养能力的目的。笔者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运用观察实验这一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教育改革为课题提供了空间。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的实施为非应试科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要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具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学生,尤其在科学教学中,可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是很重要的。

2.教学原则和方法为课题提供了依据。教学原则要求形象直观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小学科学本身就是实验性学科,在此基础上经教师指导升华为理性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提高。

观察法是由调查者直接或利用仪器来观察,记录现场对象或被调查事物的行为、活动、反应和感受,以获取所需要信息的资料采集方法。实验法是指从影响调查对象或调查目的的诸因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因素进行实验,在其余诸因素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了解某个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初步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用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用趣味性的科学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实实在在的物体为学生创设观察的平台,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

2.对观察实验内容的教材处理。要进行探究的实验内容,尽量挑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并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

3.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方式,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在探究活动中以指导为主,让学生手、眼、脑并用,学会探究。同时,教师本人要多学习,多研究,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如何分工,如何进行观察实验方案的设计,如何进行材料搜集和验证,如何表达和交流等。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观察研究法,对比实验法,行动探究法,个案发展观察法,调查测查法。

六、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本实验确定实验周期为四年,从小学三年级始至六年级结束,既从2008年至2012年。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10月)。从2008年9月,我们进入准备阶段。撰写课题实施的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策略,明确课题研究的人员及分工。收集相关资料,建立研究档案(案例、反思、学生作品),进行研究。

2.实施阶段(2008年11月~2012年6月)。这一过程是最难的。它需要的是长久的坚持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需要耐心和意志,更需要组内成员的相互合作和支撑。2008年9月~10月我们完成理论学习、策略及切入点的研究,尝试实践、摸底。我们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参加了省、市有关新课程内容的培训,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

但是许多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前段实验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实验技能和观察习惯,动手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典型实验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电磁铁、物体的热胀冷缩、热传导等。通过这些典型实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及实验能力和组织能力。

实施阶段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针对教材内容制定观察实验计划,做到实验内容观察内容早计划、早准备,避免实验课无米下锅。

(2)有现成实验器材的,课堂上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无实验器材的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具,教师自制教具给学生提供探究条件。

(3)属于观察类的要准备充足观察材料,也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探究。

(4)注重请专家指导,注重反思交流研究情况,注重调整研究方法,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深入研究,解决问题,注重收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12年6月)。课题组成员分析课题实施过程,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请专家鉴定和课题验收。

七、课题取得的效果

1.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学生的科技小制作、科学小发明作品多次获市级奖励。学生的科学小论文多篇在《今日安丘》《当代小学生》《红领巾报》等刊物发表。

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探究能力。他们学会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和利用资料。学生在全市举行的实验操作竞赛中多人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

科研研究报告 第3篇

一、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全县生物产业产值达万元,其中:生物农业产值万元,占;生物林业产值3208万元,占;生物医药产值8256万元,占。在全县生物产业产值中,其中,灯盏花、除虫菊、三七、草乌、苦荞、魔芋等特色生物产业产值达万元,占,比上年增万元,增长,其中:工业总产值13492万元,比上年增4825万元,增长;农业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增万元,增长。2010年第一季度,全县生物产业产值11428万元,其中,生物农业产值8128万元,生物林业产值600万元,生物医药产值2700万元。

(一)生物药业发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逐步壮大

,龙头企业红河千山公司发展灯盏花种植10135亩,主要分布在中枢、舞街、金马、旧城、永宁、白水6个乡镇。带动农户近1户,为农户创收4256万元,实现农户增收1970万元,生产灯盏花药材2230吨,平均亩产值4150元。公司生产灯盏花素吨,销售产品32吨,实现产值94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006万元,实现利润1261万元、利税264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开始,公司在工业园区新厂内大批量生产,同时还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质量稳定。经过几年的工艺改进和不断研究,公司在通过gap规范化种植基地认证的基础上,2010年2月又通过gmp生产车间标准化认证。另外,公司还开发了一些灯盏花健康系列产品,扩大了灯盏花的使用范围。

销售部门在维护好原有老客户的基础上,还开发了一些新客户,目前销售市场以云南制药企业为主,辐射到省外部分制药企业。2010年,计划在全县发展灯盏花种植1亩,实现产值1万元。

2、三七、草乌等中药材发展形成规模

三七、草乌、半夏是我县继除虫菊、灯盏花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山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为培植好三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发展起步阶段,大多乡镇都出台相应扶持措施促进发展。

2010年,全县种植三七7000余亩,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阳、永宁3个乡,比上年增700亩,预计总产值达14000万元。其中,我县群众种植460亩。种植草乌3640亩,比去年同期减582亩,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阳、白水三个乡镇。预计总产万公斤,农民实现创收1100万元。今年,因干旱,全县草乌出苗率普遍偏低,加之草乌种植生产成本投入高,市场销路尚未完全打开,全县草乌亩产值估计与上年基本持平。种植半夏300亩,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阳、白水、旧城四个乡镇,半夏市场价格稳定,平均亩产值在4500元左右。

在生物药材产业培植中,县创新办在努力开拓省内外销售市场,正同云南鸿翔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药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洽谈,邀请他们到我县开发生物药材产业。

(二)生物化工产业形势较好

1、除虫菊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近来,随着国际市场对无公害除虫菊产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县除虫菊产业发展重获生机。同时,由于红河森菊公司多方融资,不断开拓市场,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自身存在的困难,从开始,四年来,公司先后共向花农兑现欠款1005万元,目前,基本兑清前几年收购的欠款。另一方面,公司又适当提高原料收购价格,致使全县广大农民逐步恢复对除虫菊产业的发展信心。在加工原料万分紧缺的情况下,公司于就开始从非洲肯尼亚进口除虫菊干花进行加工,现已呈现出客商订单积压,加工原料紧缺,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

目前该公司建成了一套1000l2co2超临界除虫菊素萃取及精制加工生产线,已安装超声波萃取生产线两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可以加工处理除虫菊干花10000吨/年,产值达3亿多,给农民带来1万/年的收入。

在产品开发上,公司现已自主开发的30多项除虫菊生产技术已申报了国家专利,其中20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3项获得新型技术专利证书。公司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25%-70%的除虫菊素原药、云菊5%除虫菊素乳油、可湿性粉剂、水乳剂、除虫菊干花、80目花粉和花渣粉等除虫菊系列产品,市场销售情况良好。

2010年,红河森菊公司计划在全县种植除虫菊4万亩,收购干花5000吨。目前,县创新办正配合森菊公司深入到各乡镇宣传动员,抓好种植规划前期工作。

2、万寿菊产业快速发展

万寿菊是用途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全县种植万寿菊1050亩,主要分布在三塘、永宁两乡,农民实现创收126万元。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全面加快万寿菊产业发展,今年,针对百年不遇的严峻旱象,县创新办坚持“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作物损失经济作为补”的指导思想,协助县委、政府切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结合万寿菊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率高,适宜我县广大地区种植的实际,积极引进国家万寿菊生产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我县扶持带动发展万寿菊产业,并同公司签订生产收购合同,商定补助扶持办法。今年全县计划种植7000余亩,预计收花15000吨。

(三)绿色食品加工业前景广阔

1、阿庐牌荞系列食品倍受青睐

我县依托阿庐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生产苦荞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产品有13个荞系列食品和9个荞系列保健用品,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山东及省内各地州市,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该公司“阿庐”牌商标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公司产品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推广种植苦荞15000亩,带动农户15600户,生产加工荞系列产品1120吨,系列保健荞枕48600个,实现产值1722万元,销售收入1693万元,上缴税金万元,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开始,该公司在县白水工业园区生物食品加工区内征地74亩,另新建生产加工厂,新厂区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2980万元,建筑总面积3600平方米,工程计划2010年全面完工投入使用。该工程竣工后,年生产加工能力是现在的5倍,年可生产加工荞系列产品5000吨,带动0户苦荞种植户种植苦荞30000亩,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能够有效促进当地苦荞产业的发展。

2、魔芋产业种植及加工初见成效

魔芋是一种低热量高膳食纤维食品,有排毒、减肥、通便、洁胃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前景广阔。县境内大部分地区较适宜种植魔芋,我县依托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魔芋产业。,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在县内外推广种植魔芋5000亩,为农民增收2500万元。公司建成魔芋加工生产线4条,共销售魔芋精粉42吨、素食品190吨,实现销售收入290万元。但是,由于公司投资融资困难,周转资金紧缺,群众所种植的魔芋大量销往外地,公司经营效益比上年有所下滑。

(四)传统产业发展不断改造提升

,全县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55756亩次,新增蔬菜基地余亩,与曲靖、广州等蔬菜客商签订蔬菜订单1200余亩,品种主要是白菜、莲藕、藩茄、莴笋、黄瓜、辣椒等10多个品种,实现产值万元;水果种植55936亩,新增高原梨、柿子740余亩,实现水果产值4077万元。

2010年,浙江、广东客商等在金马、中枢、永宁、白水4个乡镇种植大棚西瓜3720亩,预计实现总产14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200万元。目前部分传统产业逐步向“品种优良化、布局区域化、管理规范化、生产规模化、销售订单化”五化方向发展迈进。

(五)其他新兴产业正在起步中

1、花卉产业有新的突破

苗木花卉产业是我县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花卉产业方面,我县在金马、中枢等地逐步引进玫瑰、火龙株等品种进行种植20余亩。苗木方面,目前,我县白水镇有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基地2600亩,主要品种有清香木、石楠、拟单性木兰、云南尖顶红栾、云南樱花、多花含笑、云南含笑、火棘、鹅掌楸、大叶樟、滇朴、黄连木、长青藤等一批乡土苗木,年生产经营花卉盆景多盆(株),观赏绿化苗木50万株,现已成为我县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对全县其它花卉产业和专业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县创新办向州创新办申报的《县乡土苗木及绿化树种繁植基地建设项目》已实施,标志着我县花卉产业开发工作已启动,我们正积极配合县林科所在白水镇抓好项目工程的实施。

2、重楼、金银花等新兴药材正在引进试种中。

,在旧城镇引进重楼、红花、铁皮石斛种植,三塘乡试验种植金银花100亩的基础上,今年,我县又在三塘乡试验种植柴胡30亩,在立岗、红石岩种植板蓝根600亩,进一步丰富了我县特色生物药业的种群。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实行目标考核

县、乡各级始终坚持把生物产业开发工作纳入对下中心目标责任考核,年初层层签订生物产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产业工作重点和具体发展任务,做到组织有领导,实施有人员,工作有目标,生物产业开发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科技培训

为提高生产者科技素质和产业发展水平,各乡镇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采取举办培训班,请专家、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授课,播放电教片,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等办法对广大农户进行生产科技培训,解决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突出产业重点

在产业开发工作中,各乡镇围绕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重点,立主体,打品牌,创特色。坝区乡镇着力发展灯盏花、除虫菊、优种蔬菜、水果等产业。山区乡着力发展三七、草乌、万寿菊、生姜、苦荞、魔芋、干果等产业,各自打造区域特色,全县初步形成一些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群。

(四)出台扶持政策

在新兴产业培植发展起步阶段,县级安排一定的扶持资金,大多乡镇都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从种子、化肥、农膜方面给予适当扶持。

(五)创新发展模式

各乡镇和龙头企业结合各自产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有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有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模式,有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合作社”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有利于“产、供、销”,“农、工、贸”的结合,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互利互赢,共同打造大产业,达到1+1大于2的功效。

(六)依托企业带动

在灯盏花、除虫菊、万寿菊、苦荞、魔芋等特色产业的培植中,我县充分发挥红河千山公司、红河森菊公司、曲靖博浩公司、阿庐旅游食品公司等地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知名度,延长产业链,提高生产值,使产业逐步做到做强,健康发展。

(七)做到两个兼顾

各乡镇认真做到新、老产业发展统筹兼顾,同步推进,既注重引进培植新兴产业,又不丢传统老产业。在继续抓好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培植新兴产业,全面增强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的储备总量和发展后劲。

(八)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在产业培植工作中,县、乡切实把生物产业开发列入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行政主要领导挂帅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成立由行政首长任组长,农、林、畜、生物产业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物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抓规划布局,抓工作落实。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共媒发展。

二是服务到位。县、乡各级和龙头企业都配备精干高效的产业开发技术人员或生产辅导员深入到各乡镇村寨田间地头跟踪服务,技术指导,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在各生产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宣传到位。县、乡狠抓产业工作宣传,全面加大产业宣传力度,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引导,让广大干部群众知道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积极投身到生物产业开发工作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生物产业总体实力还不够强,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制约生物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全县生物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小。总体来看,全县产业仍然小而杂,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多,虽经多年培植的灯盏花、除虫菊、草乌、半夏等特色产业现有规模仍然还小,不够深层开发需要,特色效益不明显。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不够,企业生产加工吞吐能力有限,产能小,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较弱,龙头带动辐射作用有待提高。初具规模的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销不能有效对接,产业链短,产品价值低,农民增产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资源,小产值的状况。

三是生物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群众抗风险能力弱,企业信誉度不够高,某些农产品既使是订单生产,企业也常出现“打白条”或擅自单方违约,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群众打官司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产业一下走入低谷。

四是群众生产科技素质偏低,科技支撑不够,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产业的培植常持等待观望思想,发展缓慢。

五是产品深度开发不够,我县除烟草外,灯盏花、除虫菊等大部分生物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基本处于原料型生物产品,产品品种较为单一。

六是品牌带动效应不明显,全县至今没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生物产品,除灯盏花“千绿”等6个产品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产品市场认知度还很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

七是产业投入还不够,社会资本进入不多,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还将长期存在,扩大再生产和产品深层开发困难重重。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四、生物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五个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产业的培植上,群众往往持等待观望的态度,需要各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一定的发展启动资金,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扶之上马,送之一程。

二要加大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大项目带来大发展的思想,多方争取上级生物产业项目资金扶持带动。同时又要优化投资融资环境,打造投资融资平台,敞开投资融资渠道,跨区域协作,引进实力较强的现代企业到我县进行生物产业开发,提升生物产业品位。

三要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在优良品种的培植引进上,在高新产品的研发上,要全方位加强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全面加大开拓创新力度,要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快一拍,抢一步”的发展战略思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全面抢占市场空间。

四要加大质量品牌建设力度。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质量的外在表现。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大力推进我县灯盏花、除虫菊等生物产业质量品牌认证工作,努力打造特色生物产品知名品牌。

五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中,要在深入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对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要大力宣传引导,坚持重点产业重点宣传,新兴产业引导宣传,传统产业侧重宣传,做到宣传引导而不误导,在产业培植中引导群众对比算账。

(二)解决“六个问题”

一要通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效应,拓展销售市场,延长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解决产业做不大,做不强,走不远的问题。二要通过优化布局,主打品牌,扩大规模,增加总量,解决产业小而杂,汽车拉不了,火车不够拉的问题。三要通过加强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生产者科技水平,集约化生产管理,解决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四要扶持企业强龙头,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最终都要依靠企业的成长壮大来支持,没有强大的企业就没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发挥和依靠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提升全县生物产业,不断提高全县生物产业精深加工水平,解决产业无龙头企业带动和带动不力的问题。五要坚持以资源为基础,立足优势、面向企业、对准市场,着力解决“三有三无”的问题,既有资源无基地、有基地无规模、有规模无标准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生物原料基地建设。六要抓好营销拓市场,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市场信息捕捉能力,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努力在营销网络建设、开拓市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解决少了卖不了,多了不够卖的问题。

五、“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今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做好“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一年。我们在调查摸底、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形势发展变化以及国家、省、州相关产业政策,正抓紧拟定《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尽快交县政府审定并颁布实施。

(一)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确定的生物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我县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市场需求,我县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总纲,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目标,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导,以产业化发展为手段,以生物产业工业化提升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化为手段,促进传统生物产业向现代生物产业转型。围绕“立足、改造、引进、提升”的工作思路,实施特色、拓展、提升、名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着力实施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六大工程,做强做大烟草、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特色林业、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畜牧、花卉园艺等七大产业,生物产业产值每年以22%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翻一番,实现从生物资源大县向绿色经济强县的跨越。

(二)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市场前景广阔。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和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物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许多角落,生物产业为医疗、制药、农业、能源、环保、化工等行业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形成了巨大的和潜在的市场。

二是国家及省、州对生物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进入“十一五”以来,_制定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下发了《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中长期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加快推进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计划的通知》等文件。州委、州政府在深化州情认识的基础上,把生物产业作为我州的七大支柱产业来培植,纳入了农业产业建设“8311”行动计划来实施。特别是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生物产业作为一项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流通的朝阳产业和承农启工、连城带乡的富民产业,国家及省、州对发展生物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

三是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我县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水文气候条件,还有国家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全县打下的农田水利设施优越条件,可以利用烟区农田进行有效轮作发展其它生物产业。

(三)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的增长速度年均达到22%以上,到2015年,力争全县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实现在2010年15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

(四)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战略

1、特色战略

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有资源优势的、具有特色的灯盏花、除虫菊、草乌、苦荞和野生中草药等生物产业,是我县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拓展战略

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但产业链不长,效益偏低,要通过技术进步,向新的产业领域拓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开发效益。依托我县丰富的物种,积极开拓有条件提升的产业和项目,在健康、无公害、能源、环境等需求的巨大拉动下,将生物能源产业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优势的产业。

3、提升战略

运用新的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以及产业运行机制,继续改造和提升烟草、水果、蔬菜、灯盏花、除虫菊、万寿菊、三七、草乌、苦荞等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形成我县的优势生物产业。

4、名牌战略

我县生物产业知名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品牌效应不高,至使我县产品难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因此,要围绕市场需求,加大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创新力度,实施名牌战略,着力开发我县除虫菊、灯盏花、草乌、荞系列名优产品。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帮扶企业做好、做大名优产品,加强宣传,扩大市场。通过名优产品的开发,扩大我县生物产业的知名度,提高生物产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大幅度提高生物产业的经济效

5、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开发、保护并重并举,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物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和人工引种驯化种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五)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重点

1、烟草产业

烟草产业今后的发展,要推进原料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烟叶特色优势,加快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构建适应卷烟要求的原料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生态型、安全型产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努力提高产业总体竞争力。烟叶种植基地布局在全县8个乡镇,到2015年,种植烤烟16万亩左右,产量50万担左右,实现总产值40000万元。

2、绿色食品产业

绿色食品产业今后的发展,要瞄准国内外绿色食品市场,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规模。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149000万元。

水果产业。今后水果产业的发展,要在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通过无公害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和水果采后加工(包括分级、消毒、打蜡、包装等)、储运、市场体系建设等方式,打造高原梨等特色品牌,实现水果产业的升级,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到2015年,全县各乡镇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实现产值36000万元。

蔬菜产业。蔬菜产业今后的发展,要扩大精品蔬菜、反季节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和外销品种,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精深加工。到2015年全县各乡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实现产值25000万元。

荞系列食品产业。依托阿庐旅游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全面加大旅游食品和保健用品的开发创新力度,从苦荞中提取芦丁的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荞产业发展到3万亩,实现总产值5000万元。

酿酒产业。依托红河苦矻矻酒业有限公司、兰益酒厂等企业带动,全面加大特色酿酒业开发。到2015年酒产量达10000吨,实现总产值80000万元。

魔芋产业。魔芋产业发展要扶大扶强鑫晟魔芋有限公司,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加大素食品和保健用品的开发创新力度,到2015年,在全县各乡镇种植魔芋万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

3、生物药业

全县今后要加快灯盏花、草乌、三七、半夏、金银花重楼、板蓝根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依托现代制药企业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带动,坚持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全县中药材品位,着力开发具有新疗效、新剂型的植物药、中药品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到2015年,中药材种植发展到6万亩以上,总产值达到50000万元。

灯盏花产业。依托红河千山公司带动,到2015年,在全县5个坝区乡镇种植灯盏花3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30000万元。

草乌产业。依托中药材企业带动,到2015年,在东部山区乡种植草乌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万元。

三七产业。依托中药材企业带动,到2015年,在东部山区乡种植三七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10000万元。

金银花、重楼、板蓝根、半夏等中药材产业。依托中药材企业带动,到2015年,在全县部分乡镇种植半夏、金银花、重楼、板蓝根等中药材2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8000万元。

杜仲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生物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到开发杜仲产业,使杜仲产业见到成效。

4、特色林产业

特色林产业今后的发展,要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强化资源培育和综合利用,加强绿色银行建设,积极发展核桃、油茶等经济林。到2015年,特色经济林总面积发展到55万亩,特色经济林初见成效,达产后可实现总产值55000万元。

核桃产业。推广早实核桃等特色品种,优化区域布局,推进集约经营,进行深加工,到2015年优质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

油茶产业。选择良种,择优布局,到2015年全县发展油茶种植30万亩。

5、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产业

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产业包括除虫菊生物农药产业、万寿菊天然色素染料提取。到2015年,全县8个乡镇原料基地达到9万亩以上,产值可达34500万元以上。

除虫菊产业。依托红河森菊公司带动,今后要继续抓好品优良种培育、种植新技术和市场开发,加大原料基地建设,确保加工的需要。到2015年,全县8个乡镇原料基地达到6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30000万元以上。

万寿菊产业。依托曲靖博浩公司带动,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到2015年,力争在建成曲靖博浩分公司,全县种植万寿菊达到3万亩以上,实现农业产值4500万元以上。

6、畜牧产业

今后要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畜产品市场供应。大力推广畜牧兽医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科技水平,发展健康养殖,推进传统粗放养殖向现代科学养殖转变;强化动物防疫,构建动物防疫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效益;突出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巩固提升生猪产业,发展壮大家禽业和奶业,加快发展以肉牛、肉羊等草食畜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到2015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05000万元。

7、花卉园艺产业

以建设新昆明,拓展昆河经济带花卉产业为契机,高起点做好全县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花卉产业集团,带动和发展花卉产业;加快花卉新品种引进与选育、野生花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立花卉、绿化植物种子、种苗及种球的繁育体系;强化种植、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以绿化苗木为重点,拓展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鲜切花、干花生产和绿化苗木、观赏植物的培育以及加工储运、物流配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花卉、绿化园艺生产企业群和花农合作组织联合体。努力将我县打造成又一花卉生产出口基地。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总产值达到10000万元。

(六)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理念

科研研究报告 第4篇

一、 问题的提出

“事实学习”课型是自然学科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的事实,包括认识事物的名称、个体的显著特征、认识事物和现象变化的结果、过程。其典型课例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空气》、《岩石》、《铜、铁、铝》等。在“事实学习”课型中,包含许多基本的科学知识,强调对事物描述的准确、对事物性质的理解、对特征或变化结果的认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看重学生是否掌握了全部的知识,是否记住了事物的特征或变化的结果,而忽视调查、观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探讨等活动。教师也往往容易满足于学生规规矩矩地学,老老实实地记、听,以致相当多的学生对自然学科不感兴趣,甚至厌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改变听、读、学、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知识为重点的教学,运用探究的方法实施“事实学习”课型的学习。

二、 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探究教学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受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成就感、学习中的交往和认识兴趣四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主要的内部动力。依据起因不同,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因此,坚持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就要求自然教学中加强动手“做”科学和体验探究过程,强调运用探究为中心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

(二)探究教学有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

“事实学习”课型教学中,认识的物体和现象都紧密联系着学生周围的生活。例如青蛙、水、空气、铜、铁、铝、蚂蚁、根、叶、四季的的特征等事物和现象,学生经常接触到而且十分感兴趣。因此,要将这些兴趣稳固下来,成为学生深入研究科学的内驱力,就必须通过以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的教学。

三、 以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教学的教学目标

以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教学的教学目标框架是以自然事实和现象的知识为载体,以探究过程的操作和体验为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1.让学生充分体验对自然事实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形成对科学探究的强烈兴趣和好学求知的欲望,形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培养学生具有对简单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初步具有科学探究的能力,了解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3.认识自然事实的形态、构造、性质、变化。

四、教学策略

(一)精心选择教学材料的策略

材料是探究的基础,要设计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首先必须精心选择、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所谓材料的结构性是指材料与所要进行的探究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摆弄能揭示自然事实的性质和特征,体现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电磁铁(一)》的教学,一位教师选用三套不同的制作电磁铁线圈的材料:

① 用较细的漆包线(沿海版自然教材配套实验材料);

②使用直径毫米的裸铜线;

③ 使用带绝缘塑料的电话线。教师把三套材料分别用于三个班的教学,其结果是:使用①②套材料,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时间占用约20分钟,探究其性质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而且制作的电磁铁效果也不理想。使用第三套材料制作线圈,仅花不到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用于探究其性质的时间充裕,探究的气氛热烈,而且实验效果明显,有助于学生发现电磁铁的性质。有此可见,第三套材料体现了材料的结构性和合理性,适合学生的探究。

(二)指导探究的策略

以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教学中,要求给学生一个灵活、自由的空间让其充分探究,但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密切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从中发现学生探究过程遇到的困难,适时给予精心启发、有效指导。

1.精心诱导,激发探索的动机

教育心理学认为:需要指向某一具体对象,产生达到目的的欲望时就形成了探索的动机。因此,利用矛盾悬念或趣味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活动中,可以有效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形成探索的动机。例如在教学《叶子》一课,学生对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树叶非常熟悉,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能吸引学生。然而,知识的兴趣并不是一下就能看到的,其源泉是藏在深处的。教师可以布置孩子们课前收集校园的各种树叶,上课时通过“给树叶找妈妈”的游戏,就可以把孩子们的兴趣吸引到叶子的不同形状上来,并引导学生说出各自的理由。通过老师的精心诱导,孩子们了解、探索、思考的欲望随之就被激发起来了。

2.指导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社会资讯和信息技术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感到掌握学习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良好的方法使人们更能发挥自身的潜力。而在科学研究中,评价人的科学素质高低的标准应该是能否提出新的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担负科学启蒙教育任务的自然课,必须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浅显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其中包括:

①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研究某一自然事物时,一般可以先整体了解,然后将整体分成多个组成部分进行探究,最后再综合认识,即按整体à部分à整体的过程分析综合学习。例如《鱼》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有关鱼类的资料、图片,在课前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观察鱼身体的组成,提出疑问,设计实验,对鱼各部分器官的作用进行探究认识,总结出鱼类的共同特征。最后可以将自己探究的结论和收集的材料汇编、装订成为资料保存。

② 比较与分类的方法。例如《各种各样的根》一课中认识直根与须根,可以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分类。

③ 观察与实验的方法。例如用按顺序的方法、对比的方法观察,用对比或模拟的方法实验等。另外,还应渗透数学分析、抽象与概括等探究的方法的运用。

3、恰当的评价

每一个探究活动,都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具体体现。对探究活动的评价应遵循两个原则

科研研究报告 第5篇

关键词:

DNR技术

皮肤性病科、妇科临床应用

1998年12月—1999年6月,我们采用湖南奥世电气公司提供的 DNR300数控热凝治疗系统,共治疗尖锐湿疣215例、寻常疣59例、外痔65例、良性肿瘤80例、宫颈糜烂51例、宫颈息肉83例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分别将150例尖锐湿疣、87例外痔、56例寻常疣、62例良性肿瘤、57例宫颈糜烂、93例宫颈息肉用高频电灼及微波治疗方法作对照,并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将确诊为上述疾病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性别分类见表二中的性别栏,年龄15-55岁,其中自然分布情况符合统计学标准。几组病例均符合专业学科中的诊断标准。

2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凡炎症已呈不可逆性病变时,或局部组织反应性增生肥大、切片检查确诊为良性肿瘤等符合妇科、皮肤性病科专科疾病诊断学的疾病均为适用对象。

禁忌症:炎症急性发作期间一般不施行,宜在炎症消退2—3周后才可治疗。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心病、肾炎等,病情尚未稳定时应暂缓治疗。

3 治疗方法

仪器准备:使用湖南奥世电气公司提供的数控热凝治疗系统,软件数字能量工作代码:MRC码,数字模块峰值电压≤AC10V,数字能量合成功率为180W。发射头选用普通规格型号3mm × 3mm × 3mm,铂金材料。

操作方法:调整计算机自动温控程序在30℃~300℃;患者取卧位,皮肤周围常规消毒,(妇科粘膜组织区用1%地卡因粘膜表面麻醉3次,每次间隔5min),其它疾病,取10ml注射器抽取盐酸利多卡因溶液5ml,作常规局部浸润麻醉。5min后,将发射头紧贴病变组织表面,共治疗1-3个点,每点治疗2-6s。待病变组织凝固成白色或黄色后,治疗完毕。观察10min,无不良反应即可离开治疗室。治疗时间视患者合作情况而定。

术后处理:(1)局部涂搽湿润烧伤膏或红霉素眼药膏(多用于粘膜组织)以防治疗后局部热量导致组织水肿。(2)常规给予抗生素肌注或口服用药,以防感染。(3)7天—3个月后复查。一般只需1次即可治愈,术后随访观察1年。

4 疗效评定标准:以炎症不再复发及瘤体或痔核萎缩正常作为痊愈标准。显效:病变区明显好转;

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治疗结果

六组治疗一年后远期疗效见表

表一:六组治疗远期疗效观察结果(%)

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

总有效率

分组 N

N %

N %

N %

N %

疣体全部

疣体大部分

疣体无变化或 203

210

湿疣 215

术后一个月复发

疣体全部

疣体大部分

疣体无变化或 55

术后一个月复发

痔核全部

大部分消失

外痔 65

无变化

瘤体全部

大部分消失

肿瘤 80

无变化

病区粘膜

糜烂范围明显

无变化

糜烂 51 恢复正常

息肉全部

大部分消失

息肉无变化或 71

息肉 83

术后一个月复发

转贴于

表二 :六组治疗后临床指标观察对比

出血情况(例) 性 别 术后疼痛平均 术后感染 术后继发

术后一年瘢痕

N 10ml >165ml 男(例)女

时间(h)

(例)

并发症(例)

粘连(例)

215 0

110

105

湿疣 微波 150 5

80 70

59 0

26 23

疣 高频 56 15

30 26

65 0

28 37

痔 高频 87 15

39 48

80 5

45 35

肿瘤 高频 62 25

32 30

51 0

26 25

糜烂 微波 57 0

28 29

83 0

43 40

息肉 高频 93 3

59 34

注:表二每栏中上排数据为治疗组,下排为对照组。微波:指用微波治疗作对照组;高频:指用高频电灼治疗作对照组。由表一可以说明电脑数控热凝对于皮肤性病科、妇科的上述疾病疗效好、复发率低、

且具有不易出血等优点[3];由表二可见,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由此说明电脑数控热凝治疗上述疾病在术后反应方面明显优于高频电灼、微波治疗。

6 讨论

皮肤性病科、妇科的物理治疗方法根据检索资料表明:方法有很多如:激光、冷冻、红外线、普通电凝、高频电灼、微波等,目前以微波、高频电灼治疗法较为普及,但这些常规治疗均采用开环控制电路(只简单的调节治疗时间、治疗电压及治疗电流的大小),局部组织内无热电信号反馈电路,因此,容易受局部组织大小、水分、痰液及血液的影响,热量不易控制,对周围正常组织及神经损伤均匀性差,不是损伤大,就是凝固能量不够,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并且容易带来继发性疾病及瘢痕粘连等并发症。根据动物明胶试验以及治疗区组织内温度的测量,病理检查证实电脑数控热凝治疗在计算机自动控制作用下,实时反馈温度电信号并由电脑作出正确的指令,保证热凝温度控制在30℃~300℃。组织中温度过低时,计算机自动加热,并记录所加的能量;反之,计算机停止热量供给。这样既保证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又达到快速治疗目的。

运用现代电脑数控热凝技术其原理在于:数字热能代码通过特制的发射器时会产生相应的能量,该能量可使被接触的组织产生生物热效应。该仪器的热能控制和常规仪器不同,它由局部组织中热传感器反馈来的电信号所控制,当局部温度升高到30℃~300℃时,治疗仪的电脑接受数控信号并执行命令,保持能量。同时肿大或病变组织的蛋白质则产生凝固变性,变性组织因失活而自然脱落,最终使肿大或病变的组织缩小到正常[4]。

对于部分患者,我们使用该系统随机配置的摄像系统,对病灶区进行彩色图片储存,为后期对比治疗效果及临床学术讨论提供较大帮助。在治疗妇科宫颈糜烂及息肉等视野较狭窄的手术部位,使用能量自动控制程序,有效的提高了治疗安全性能。通过国际互连INTERTEN 网,我们与奥世电气公司科技部在治疗时取得图片传输,视频对话,这样给我们在操作该仪器时,对该系统不清楚的地方作出了远程指挥。比如:有一次在治疗时,系统程序出现错误的提示,我们无法自行解决,通过他们技术部远程指挥,我们很快找到了排除故障的办法,手术得以正常进行。该仪器一机多用,真正体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属性。将学习光盘放进计算机光驱中,能自行播放、演示手术过程;达到电脑教学的目的,是一款具有新颖性、实用性、科学性的新型产品。该机配置了医学专业手提工控电脑,对 windows98 micosoft word 等国外极具盛名的软件都给予了预装,因此,在工作之余,对提高医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建议尽快广泛地培养新一代医疗技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临床操作及进一步科研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网上的图象传输速率。

科研研究报告 第6篇

一、党的_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主要成绩

党的_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州政府研究室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围绕中心、加强调研,超前思维、提前谋划,服务决策、当好参谋”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工作大局和实施“六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的发展战略思路,以及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充分发挥决策咨询和参谋助手作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较好地完成了州委、州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7年来,共完成重要文稿起草100余篇,重大课题调研50余项,向州委、州政府报送各类决策咨询建议近100项,组织开展考察和调研活动100多项(次),州政府研究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深入学习和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州政府研究室领导班子及成员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回答。作为州政府的决策咨询研究机构,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要求贯穿到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和破解难题,努力使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

按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历届研究室领导班子始终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把握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准确把握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在“求高、求新、求精、求深、求实”上下功夫,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思路、新举措。2002年以来,重点组织开展了《××州30万头肉牛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州林纸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州参与“昆河经济走廊”思考》、《××与百色联合探索打造通道经济新优势》、《××州优势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州生物能源发展研究报告》、《关于农民最盼最缺最怕最怨的调研报告》、《文砚平三角经济区工业发展调研报告》、《××州“十一五”发展通道经济基本构想》、《“十一五”××州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研究》、《××州大通道经济政策环境研究》,以及季度、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一批研究质量较高的课题研究和调查分析研究成果。特别是2008年以来,研究室领导班子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突出了实践性,加大了对课题研究的力度,主要完成了《××州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研究》、《××州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开放战略研究》、《××州加快边境乡镇发展的对策建议》、《××州新农村建设产业扶贫研究》、《××州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州区域人才竞争战略研究》等调查研究报告;按照州委的安排,积极参加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十大课题的调研,并牵头完成了《××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研究室积极完成好州委、州政府领导交办的重要文稿调研撰写任务,在配合州政府办完成每个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同时,还重点完成了《××州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思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州县税收利益分享机制的实施意见》、《××州扶贫开发和外事工作情况汇报》、《××州山区综合开况》、《盘活州级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及闲置国有资产的意见》、《××州2008年一季度主要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农业资料价格变动情况》、《××州参与滇桂合作工作方案》、《××州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等一些质量较高的文稿,得到了州委、州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通过研究室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一批研究成果得到了充分的转化运用,譬如与省政府研究室共同调研完成的《××州通道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已转化为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决策,得到了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促成了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在××召开,为××加快发展进一步理清了思路,赢得了机遇;《××州30万头肉牛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州林浆纸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课题,已转化为决策并得到实施;《××州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政策建议》,为全省“兴边富民工程”建设座谈会在××召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州加快边境乡镇发展的对策建议》、《××州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开放战略研究》、《××州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等研究成果,有的直接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有的成为了省、州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关于农民最盼最缺最怕最怨的调研报告》、《“十一五”××州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研究》和《文砚平三角经济区工业发展调研报告》分别获得云南发展研究成果二、三等奖,《××州加快边境乡镇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州新农村建设产业扶贫研究》还被列为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08年度第二次集中学习会的学习参阅材料。

(三)机关自身建设有了进一步加强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州政府研究室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发扬“政治坚定、学习勤奋,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作风,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始终做到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问题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_提出的党员领导干部八个方面良好作风的要求和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制定了《州政府研究室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利用党支部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和专题教育等,及时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学习教育活动,自觉接受党内、党外及社会的监督,做到警钟常鸣,保持了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获得优秀单位三等奖,2008年荣获优秀单位。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决策咨询工作科学发展的生命线,把“出成果”和“出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年轻干部的锻炼培养,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提高决策咨询研究水平,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决策咨询研究队伍。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八条禁令、州政府五条要求和“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围绕重点工作抓问效、围绕效能建设抓问责、围绕作风转变抓自律,树立了务实、高效、清廉的良好机关形象。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改选加强了机关党支部班子,建立和完善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培养吸收了先进年轻干部加入党组织,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按照学习实践活动“三检查三分析”的要求,州政府研究室领导班子通过座谈会、交心谈心(四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认真征求干部职工意见,分析查找了影响和制约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查找了在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查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学习把握还不够全面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解把握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在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中,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全州发展速度不够快、发展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足;运用科学发展观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自觉性还存在差距。

(二)破解发展难题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州政府研究室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面对全国、全省上下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形势,××发展的步伐仍不够快,与东部沿海地区乃至省内部分州市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作为州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机构,在围绕如何加快对外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如何加快山区和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建设步伐、如何有效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问题的调查研究上,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审视研究破解发展难题的勇气不足,敢于创新、促进发展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调查研究的作风还不够深入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作风还不够深入扎实,加强横向和纵向交流合作沟通联系不够密切,“走出去研究少、闭门研究多”;对全州经济运行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态势、经验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的深度还不够深,提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够强;部分对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持续跟踪研究不够,部分文稿因对上级领导的思路、意图领会不深、把握不充分,导致文稿质量不高,不能全面达到领导要求,影响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效果。

(四)决策咨询研究的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由于体制上缺乏系统性,我州县级政府没有专设研究机构,加之人员机构编制限制,制约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触角的延伸;研究人员培训和再教育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研究骨干不足的问题突出,研究室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在工作安排上有时统筹协调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存在以上问题和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全面,推动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还不够强。二是思想不够解放。受传统思维方式束缚较多,研究思路不够开阔,思维创新不够大胆,对策措施缺少突破。三是实践意识不够强。对调查研究在决策咨询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有时把调查研究等同于一般的工作检查。安排深入基层实践和调研的时间不多,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够全面准确,对影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探究和思考不够深入。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还不够强,深入了解群众呼声和愿望不够,反映群众的迫切需求不够及时。五是由于州县机构不对应,也使我们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方向、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努力方向

州政府研究室要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理论武装为根本,以提高科学决策咨询水平和研究成果转化率为核心,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履行职能,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进取,更加注重突出实践特色,更加注重深入调查研究,更加注重增强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全面统筹协调,不断增强决策咨询研究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决策咨询研究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思路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和“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以深化学习为基础,结合研究室工作实际,今后重点抓好“三个着眼”,以此达到“五个新”的目标要求:“三个着眼”,即着眼于提高理论武装水平,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研究室工作的思想;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促进科学发展建诤言献良策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决策的思想;着眼于转变思想工作作风,在创新研究方法、提高工作效能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和政绩观。达到“五个新”的目标要求,即一是在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思想认识上有新进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实践,用科学发展的思路谋划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在服务决策、促进科学发展上有新作为,力求在用促进科学发展来评价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找准履行职能的着力点,促进科学发展建诤言献良策上取得实效;三是在开拓创新、健全机制上有新进展,努力使研究室工作机制能够与时俱进、充满活力,使各项研究课题和专项调研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特色体现得更加鲜明,工作开展得更加富有成效;四是在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上取得新成效,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文稿写作能力和掌握全方位、多领域信息的能力;五是在转变作风、树立正确工作观事业观政绩观上有新提升,增强抓落实的岗位履职意识,不断提高工作中的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

(三)工作重点

1.继续抓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调研。一是“保增长”研究,特别是要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投资增长,做优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及优化环境和服务等方面开展研究,积极为保持我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献计献策。二是“抓机遇”研究,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历史性机遇,围绕通道经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三农”基础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支柱产业发展和推进优势产业整合,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等方面开展研究,争取在破除制约我州长远发展的一些根本性瓶颈上有新突破。三是“保稳定”研究,围绕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加大扶贫济困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努力为州委、州政府决策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继续抓好州委、州政府领导交办的文稿调研起草工作。在配合州政府办起草好每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州委、州政府领导交办的重要文稿调研起草工作,并力求做到“高、新、精、深、实”的质量要求。

3.继续抓好全州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研究分析全州宏观形势及发展动态,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深入调查研究,适时对涉及长远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发展形势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广泛收集分析州外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性的经验和政策措施,供州委、州政府决策参考。

4.继续抓好事关研究室机关建设发展的相关工作。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践行《州政府研究室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要求,端正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履职意识,做到尽职尽责,提高工作效能。探索试行课题研究和专项调研执笔人工作机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研究人员素质。抓紧协调配齐配强编制内研究人员,大胆推荐提拔优秀年轻干部,让研究室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努力使研究室成为培养锻炼人才的熔炉。组织开展好灵活多样的学习考察培训,不断拓展研究人员知识视野。在条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努力为干部职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一)加强学习,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

切实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当成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持久深入地学习、卓有成效地实践。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实践,努力提高胸怀全局促发展、统筹兼顾抓协调、突出重点谋大事、善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在具体工作中,紧密结合全州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当前发展的新问题、新形势,率先带着问题学理论,带着问题搞调研,坚持从宏观上理清思路,从微观上透视规律,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决策咨询研究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能力。

(二)增强政治意识,把握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政治方向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性锻炼。按照“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同_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_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积极主动想大事、谋全局的意识,做到注重品行做表率、开拓进取有作为、顾全大局善协调,真正把服从、服务于州委、政府工作大局落实到研究室各项具体工作之中。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的议事规则,认真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集体决定了的事情,必须坚持执行,不搞各行其是;凡应由个人分管负责的事情,勇于负责,不推不拖。增强班子的团结,正确处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一切从党的事业出发,顾全大局,维护团结。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沟通协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向上的工作环境,实现党性修养有新增强、精神状态有新起色、思想作风有新转变、工作实绩有新进步。

(四)坚持求真务实,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牢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政绩观、权力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着力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以宽广眼界研究发展、以战略思维谋划发展、以辨证观念推动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多办实事、不说空话、不图虚名,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各项工作都要干出实效、干出水平。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努力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常规向创造转变。

科研研究报告 第7篇

实验研究报告

一、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场世纪竞争中,关键问题在于人的素质,未来人才竞争是一种全面素质的竞争,其核心将是科学素质的竞争,提高我国青少年科技素质,加强科技教育是保障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顺利实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战略性工程。目前,由于我校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科普体系,科普活动存在表面化、形式化。没有真正的从学生实际出发,走进学生当中切实有效的开展科普活动。在学生科普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搞小发明、小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太多,有的表现在制作材料难找,无法把想象变成现实。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小发明怎么做,还有的是因为得不到别人的指导和家人的支持,往往半途而废,在科普调查中还反映出学生科普知识知道的较少,能够应用于实践的更少,因此学校每次科普活动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学生在活动中没有体验到乐趣,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此项实验研究总结出学校开展科普活动的成形经验,正确引领学生在科普活动步入正确轨道,能够有效解决小学生参加科普活动中存在和各种困难,给学生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最终使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增强,以此来推动学校创新教育的开展。

二、模式的基本意义与基本特征

本科普活动模式的假设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和牵领学生通过参加科普活动,提高自身素养和实践能力。养成终身创造的习惯,减少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探索出一条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加的科普活动新路,为适应新世纪科技时代的严峻挑战,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科普活动模式的理论依据

(1)《纲要》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以科研为依据在对原有经验总结和提高的基础上,完成中小学校实施《纲要》的基础性工作。提出在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较为普遍适用的活动模式和行动方案。

(2)《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章节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的内容。

(3)依据教学论关于发展儿童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等原理。

(4)吸收和平借鉴了和谐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

“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在科普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及创作作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科普知识。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使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手牵引下,享受到科普快乐,树立起科普信心,走向成功的彼岸。

“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1、亲近性。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方法了解掌握学生在科普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住学生学习、年龄特点,科普活动走进学生,让学生感到“跳之有获”。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科普活动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是本模式最大的特点。

2、趣味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风格迥异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到科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3、联合性。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合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将学生的科普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

三、模式的基本架构

(一)模式研究的目标:

1、科研目标:即通过实验,构建普遍适用的科普活动模式。

2、育人目标:适应新世纪人才意识的需要,努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情感,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使其创造力不断增强。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意识,激发他们创新感,养成终身创造习惯,促其创造力不断增强。

培养学生一定的科技素养

了解一些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概况

懂得现代科学的一些浅显知识

知道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

养成刻苦钻研,努力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

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事物,自然现象,认识并进行分析。

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丰富表原储备。

多参加创造活动,养成良好想象习惯。

积极思维,大胆幻想。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能看懂一些简单的制作图(如展开图、立体图、线路图)

能掌握一些简单作品的制作方法

初步学会用刀、剪、尺、锯、电烙铁等工具。

初步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逐步形成学生能独立写出实验报告,并能初步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生的一些简单现象。

3、工作目标:以科普活动模式研究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深入开展,力求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内部管理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把我校办成“科普活动”特点有较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先进学校。

(二)模式研究的要素及关系

“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主要研究学生作为主体在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 的主导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而在科普活动中家庭和社会又发挥其怎样职能作用。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这支大手来拉动学生们的小手。使其尽快成长。学生作为关键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各要素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促进科普活动的向前发展,提高科普活动质量。见下图:

(三)模式研究的内容:

1、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合开展科普活动的研究。

2、在新课程体系中,创造性教学与学科渗透的研究。

3、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提高科技水平方式方法的研究。

4、模式实施的主体

实施主体是学校学生,同时也探索与家庭及社会联合开展科普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四、模式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一)模式的组织管理

1、内部体制:(1)成立课题组:以区、校专职领导组成指导组,选拔有科技特长,热心于科普活动的校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全校教师密切配合。

(2)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有条不紊地开展科普活动。如图:

指导组

课题组

实验组

科任组

活动小组

活动小组

活动小组

活动小组

(3)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年青化的科技教师队伍,带动全校教师提高科技水平。

2、外部体制:

(1)建立建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评估和奖励机制。

(2)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建立家庭科普活动运行机制。

(3)发挥校少先队组织职能,搞好校内、校外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模式的运行机制:

1、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法:设计各种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找学生个别谈话,进行问卷调查,家访及走访社区等形式按科普活动内容调查了解学生、家长的各种思想状况和实际表现,同时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科普活动打下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实验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和各种形式,多渠道的科普活动,提高学生及家长的科普认识,探索科普活动模式和运行机制。

(3)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基本以学校学生自然状况为研究对象和背景。在研究中可以随时根据研究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研究假设与研究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4)比较法: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在科普意识与科技水平等方面的横向、纵向比较,验收活动模式的可行性和实验效果。

2、基本策略

(1)激趣策略:小学生与一生俱有的好奇心是科普活动的源泉,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因此科普活动要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典型活动。

(2)鼓励创造策略:如果学生们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会了自信,尊重学生在科普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教师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3)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实践策略。学生在开展科普活动中,应该是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文秘站:引领者、帮助者,帮助者和服务者,是学生们的亲密伙伴。

3、基本途径

(1)改革科普活动内容,富有兴趣,吸引学生乐于参加科普活动。

改变传统的科普讲座中较深难懂、学生感到枯燥的科学原理简单灌输组学生的做法,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生动的游戏当中,有趣的实验当中、故事当中,通过奇妙有趣的“动脑筋”练习,加以巩固。例如:选编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丛书中的内容,使学生在听到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同时,学到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蕴含的科学知识。同时利用校园网、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大量的影像资料,将科学知识直观形象介绍给同学们。让学生们感到学科学原来是这么简单,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兴趣。为方便学生记住这些科学常识,学校引用或创编了科普诗歌,儿童歌谣、谜语等易学易记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地震前兆歌谣》等,同时在开展科普活动过程中也常常开展自己创作科普童话,诗歌、儿歌、小故事、科幻画、科普知识竞赛等富有创造性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科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通过参加有趣的科学游戏、参观、浏览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学到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科学小论文征集创新方案设计等。

(2)整体上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科普活动。

学校不断加强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不允许教师课内损失课外补,严格把好作业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技活动,保障科普活动质量。

(3)学科渗透,发挥科技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科技教育的主渠道。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开展科普活动中进行学科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①我校进行了省创造性教学实验研究,(现已结题)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例如:在制订学科计划时,适时向学生传输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最新科技发明等前沿内容。弥补了教材因时间因素一些知识点滞后的缺点。

②把握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渗透科学技术教育。

小学自然科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十分广泛。应该成为科普活动的重要窗口,科普学习的主要阵地。我校又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研究》科研项目中的《新教材典型课例研究》的研究课题。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科普活动有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实践能力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都起到积极作用,其它学科在教学内容中都有涉及一些科普活动,有的内容看起来没有,但仔细琢磨,善于挖掘,就会成科普教育的切入口,产生发散作用,来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之,利用小学各科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科普”教育内容,把科普活动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渗透的形式有直接渗透、间接渗透和相机渗透等。

③科普活动与德育教育、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科研研究报告 第8篇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指充分利用“班班通”软硬件资源,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适时、适当、适度地运用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班班通”“通硬件”是基础,“通资源”是关键,“通方法”是灵魂。本课题研究将依托我校已经初建起来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实施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教学,将“通方法”作为“班班通”的落脚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模式,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班班通”项目实施效益。

二、研究工作进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研究。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王斌、徐大梅、马昌福等组成;设立了以县教研室、中心校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顾问组,庐江县教研室主任刘典松、庐江县电教馆馆长马春霖、教研室副主任张正标、教研室副主任程昌生、电教馆副馆长贺建军、庐城镇中心校校长余韶华、庐城镇中心校教研员钱梅等作为顾问亲自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给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与帮助。经过课题组成员充分酝酿、讨论,制定课题奖励制度、考核制度、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开展。2014年3月,吸收了周春林、王东霞、_山、刘朝户、张伟、林园丁等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课题组,壮大队伍,充实课题组力量。

(二)加强培训与理论学习,支撑课题研究。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课题组成员一直坚持理论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理念,并将理论学习与平时教学相融合。课题组负责人在网上购买了大量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供课题组成员借阅学习,凡课题组成员获取的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优秀文献资料,均共享学习,相互交流;凡能帮助课题研究的书籍,课题组成员均可自行购买,凭发票报销。课题组还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专题学习、研讨,印发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理论供教师自学,还召开了翻转课堂理论和策略专题学习会议,这些举措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始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高了教师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整体认识,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得到了更新,从而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加大研究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素养,先后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校级培训、PPT知识培训、“班班通”畅言智能语言教学系统软件使用培训、课件制作专题培训、学科主题社区教学应用专题培训、云平台教学应用专题培训、资源搜索培训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等培训活动,想方设法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安徽省电教馆举办的“2014年全省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培训会、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要求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之后,撰写培训心得,挂在校园网上,供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训,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运用能力有了相应提高。

(三)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推进课题研究。

1.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数据。在课题开题之前,以庐江县城南小学为例,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问卷调查,对庐江县城南小学“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访谈、考察等形式,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或建议,力求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并为该县乃至刚步入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按时举行开题报告,有序稳步推进研究。2013年12月1日,我校隆重举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会;开题后,立即召开课题计划、方案研讨专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进度表;2013年12月,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讨课活动;2014年1月,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

在2014年上半年,着重进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究。扎实开展以下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参与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开展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与庐江县泥河镇沙溪小学、合肥市黄山路小学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细化、分解暨课题研讨课活动安排工作会议;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围绕课堂制定的目标重点进行实践探索,定期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师信息化大赛等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教学评议会议;在城南小学云平台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学评议,在此过程中注意收集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不断丰富学校课件资源库,供全校教师使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相继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议、课题研究推进会议等。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推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稳步进行。

3.制订课题计划,记载课题研究进程。课题组制订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组教科研的开展。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负责人拟定教研活动,提出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与进度,然后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总计划安排,根据教学学科与年段在个人课题记载册上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人的课题计划,以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开展教学,完善个人课题记载册,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认真撰写教学研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案例和反思等,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常态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做好课题改进阶段性研究总结,为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实验数据和资料积累。

4.积极参加信息大赛,催生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以部级课题《“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研究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申报、评比活动,共有8件作品在2014年全县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的课例《大自然的文字》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三等奖。2014年8月,共推荐24件学术作品、3个个人空间参加庐江县2014年电教学术作品评审。

(四)开发学科社区,建立互动平台。

我校开庐江县乃至合肥市先河,依托课题研究,建立了基于开源软件Word Press的庐江县城南小学学科主题社区,学科主题社区运行于新浪云计算平台(简称SAE)(浏览地址:http:///),该主题社区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一个综合学科主题社区,师生可非常方便地进行注册与站点后台管理,师生、生生能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多学科交叉,具有综合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模块管理功能强大,有“教师频道”、“学生频道”、“书香校园”、“互动平台”、“协作学习”、“在线投稿”五大功能模块,能实时发表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主题社区有着强大的邮件管理系统,能实时发送提醒邮件,实现有效交互。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答疑解难”等,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媒体等互动,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学件、答疑解惑等开展探究性学习、协作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投稿发表习作、日记、数学小论文、英语短文和提出疑难问题。学科主题社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新颖,页面精美、大方、清新,实用性、参与性较强,成为师生共成长的对外展示交流互动平台。该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

三、研究工作成效

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研究城南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初步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逐步提高了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多途径进行练兵活动,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行动研究;建立了基于Wordpress的专属校本学科主题社区。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积累了一些有效整合教学案例,正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努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截止到2014年8月,课题组第一负责人李斌研究论文《追寻充盈智慧的数学课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例类二等奖;课题组第二负责人卢凡在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建立的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制作的课件《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件类二等奖,《“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现状调查分析》研究论文获县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近10篇研究论文在县、市学科论文评审中获奖。课例、课件、学科主题社区、博客等10件作品在庐江县、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大自然的文字》课例荣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全国三等奖。

四、研究工作反思及努力方向

(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切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

(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演示工具,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高层次地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等。“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体现在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适度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以能否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有效”的唯一检测标准,杜绝任何形式的“机械电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不可演变为单一的计算机课件演示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体是学科,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抹杀学科教学的特点,什么内容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完全由教学的需求确定,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杜绝任何形式的滥用,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不能“为用而用”,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互补,取得最佳效果。

(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提高教师整合素养的核心,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涵盖目标的确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效果的考察。

(五)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不用、不得不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不能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只有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强有力工具,让信息技术适时、适度、适当地融合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