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分析报告(汇总7篇)

时间:2023-12-20 08:23:35 作者:admin

网络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

让使用我们产品服务的客户都具备前瞻的眼光

对我们服务的意见及建议,做到让客户100%满意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涉外调查等二十多项资质证书

感谢客户认可我们高质量的产品及专业、严谨、真诚的服务

买报告赠《任正非语录精选》电子版1册

买报告赠价值2000元的《前瞻数据库》会员1年

中文价格:RMB 0(增值税发票)

英文价格:USD 0

电子+纸质版

电子版(优惠200元)

最新修订:2023年12月

信息技术

报告主要分析了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在P2P流媒体领域,迅雷旗下的视频广告收入超过下载业务,2009年已实现盈利,2011年第一季度带宽成本为1493万元,同比增长;内容成本为万元,同比增长。PPTV、PPStream和UUSee是P2P流媒体领域三大厂商,2010年收入接近亿元,内容购买成本为几千万至1亿元以上,但带宽成本只有视频分享网站的5%左右。

前瞻拥有6大国家级资质认证

前瞻是一家国际院士领衔的研究院

前瞻研究员均来自985/211知名高校背景

中国以自建数据库做产业研究的机构

扫码优惠购买

保存图片

项目热线

微信客服

网络行业分析报告 第2篇

关键词网络视频数字化报业广告

中图分类号G216文献标识码A

数字化转型中的报业。需要重构自己的产业链,开掘支撑自己盈利的模式。随着IPV4协议向IPV6协议的过渡,下一代互联网的意义恰如火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一般重要,它不但拥有海量lP地址资源。能为全球每一台网络设备,包括电脑,甚至普通家电提供接入,传输速度比现在快100倍以上,操作也更为简便,实现真正的“即插即用”,届时网络信息量会以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增长,目前制约互联网视频、电子杂志等发展的一些速度“瓶颈”终将打破。如此一来,网络视频给传统报业的重要盈利模式――广告,也将提供一个崭新而开阔的平台。

一、报业网络视频广告资源的深度开发

在对报业网络视频广告资源深度开发进行研究之前,我们必须将有关网络视频广告的一些概念厘清。

1网络视频广告的概念

它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狭义上是视频形式的广告。二是广义上是视频媒体上的广告,这两个应包括网络视频广告通常涵盖的内容。依此类推。我们所说的网络视频广告主、网络广告费用等都应从这两个概念上去界定。

2网络视频广告的形式

从形式的角度,网络广告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宽带类的网络广告,承载着大量的视频和流媒体,在宽带类广告里,贴片、画中画,剧情植入,富媒体等广告应该是最具吸引力的,也是目前广告公司、广告主以及广告运营商都非常关注的网络视频广告。还有大量创新性的广告形式。

3网络视频的市场规模

据艾瑞的广告主检测数据显示,从05年第一季度到07年第一季度,视频网络广告主的数量是在稳步上升的。

按照广义的网络视频广告概念,根据艾瑞调查统汁,06年是亿,虽然占整个网络广告亿的3%左右,而占所有广告总额(包括视频、报纸、杂志、广播等)1500多亿的比例更小,但是所有业内人士都认为它的潜力非常大。

(1)视频广告的效果优势明显

在用户的定向性上,网络视频的媒体定向性绝对优于其他媒体,地理适应性也是突出的优势。此外在广告的互动性,以及对网络用户传播的便捷性上,网络视频媒体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用户对视频的认可程度呈现两个特点;在内容点播自由度方面,用户极其认可网络视频:在画面质量方面,目前看还是电视更好。但随着带宽和具体设施的不断完备,目前很多网络视频的劣势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优势。

(2)用户对视频广告接受度逼近电视广告

关于用户对目前各类媒介及广告的偏好,艾瑞调查表明:一是网民对互联网广告的接受率和印象的深刻程度已经接近电视广告。对电视来说,%用户表示对电视媒体印象深刻,而互联网用户是%,非常接近。

而用户愿意接受的广告投放媒介类型,网络视频广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它仅次于电视广告,远远超过网页广告、报纸杂志类广告和传统的网络广告。

(3)对贴片广告的接受度最高

对视频贴片广告的接受程度最高,其次是视频内容广告的形式,这也是网民比较乐意接受的,超过50%,而视频周围的图片文字广告,用户的接受认可度相对较低。

(4)一般用户接受缓冲贴片广告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调研结果。我们很多平台运营商希望把广告放到缓冲中,加载这种贴边。目_民对这种形式的反映是基本对半,这对广告主和媒体运营商来说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数字,如何更好利用其中的一半值得思考。

(5)用户视频广告接受度与收入成正比

接受网络视频广告的用户,他的月收入和他对网络视频广告的认可程度成正比,收入越高的用户,他对网络视频广告的接受度越高。这个现象只在网络视频广告用户中呈现出来。而在报纸广告、电视广告中则没有这样的规律,反而是低收入用户的接受程度稍微高一些,高收入者是最低的。由此可见网络视频广告对用户的价值。

(6)视频用户的兴趣爱好高于非视频

据艾瑞调查,目_民感兴趣的对象有:音乐、数码、IT产品、手机、游戏等。发现视频用户兴趣的广泛程度远高于非视频,这对网络运营商和广告主如何进行视频广告的开发方面较有价值。

一方面,在网络视频上投放广告,内容与互动优于电视广告――电视广告推送式的播放方式对网络视频用户的影响力在逐步降低。而网络视频所具有的随时点播和下载播放的优势以及多样的互动方式正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根据艾瑞2007年5月的调研数据,63,3%的用户认为网络视频节目的丰富性优于电视。而且,网络媒体广告对受众产生的印象和电视广告只有个百分点的差距。除此以外,广告主选择视频广告的原因在于该类广告在制作成本、精准的用户定位和形式多样性等方面都远远高于电视广告。视频广告正在开拓电视广告之外一块新市场。

另一方面,形式与效果好于传统网络广告――视频广告作为新的广告形式正在通过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等媒体进行传播。随着中国宽带服务的普及,网络已经不在成为该广告推广的门槛。视频广告所承载的信息量、信息展现方式以及互动效果等指标均优于普通网络广告。而且视频广告在品牌记忆度、购买率和忠诚度等指标上相对传统网络广告也有大幅度提升。见下图

(7)国内视频网站已经开始将访问量变现

07年中国网络视频网站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视频广告收入的放量增长成为其主要推动力。目_络视频运营商主要分为六类:门户类、视频分享类、电视机构类、在线影视类、视频搜索类以及P2P流媒体类,其中P2P流媒体和视频分享网站的视频广告收入增长最为迅速,主流P2P流媒体运营商广告收入均以突破千万人民币,而视频分享网站在经历了用户积累及用户体验的培养阶段以后,在07年下半年也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广告销售团队。随着视频网站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视频网站受众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见,未来的视频广告市场将出现快速增长,09年进入视频营销元年。见下图

(8)视频广告带来崭新的品牌沟通方式

纵观中国网络营销的发展阶段,网络营销的载体已经由最初的图片文字方式发展到今天的视频形式。而网络营销思路也已经由“推送式”向“交互性”方向发展。网络视频的出现,正契合了网络新营销的发展要求,兼具内容丰富性、广告主与用户交互性以及定位精确性等优点的视频广告将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主流。

目前中国的网络视频广告主要有三种模式:推送模式、赞助模式以及UGA模式。依据视频载体不同,视频营销的模式也有差别。

推送模式――适用范围最广,也是目前主流的视频广告形式,通常以视频贴片或围绕视频播放器周边进行广告投放。

赞助模式――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新视频广告形式。广告主以赞助的形式将网站中与自身企业品牌诉求相关联的

网络行业分析报告 第3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量的有关网络受众的调查数据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的规律性结论,网络受众呈现大众化( “平民”化)趋势;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常用工具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认可程度在不断提高,开展电子商务的时机日趋成熟;网络受众对黄色信息存在猎奇心理;网络受众浏览的网站日趋集中,网络受众的注意力呈现“马太效应”。

Keywords:Internet communication, Internet audienc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bstract: The anthor deduces rules about Internet audience by analyzing a lot of data about Internet audience. Internet audience becoming popular, acquiring information is their main purpose, email and search engine is their favourite, Internet advertisement becomes more and more acceptable, they seek novelty for yellow information, the attention of Internet audience focuses on few webstation.

在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播学史中著名的有关受众的理论基本上是建立在对大量一手数据的定量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在网络媒体日益兴盛的今天,对网络受众进行定量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以及在互联网上获得的其他调查数据,笔者对中国的网络受众的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中国网络受众以下的几大特征和趋势。

一.网络受众的大众化( “平民”化)趋势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贵族”的“专利”。这里所说的“贵族”是指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较高的年轻的单身男性“贵族”,这从历次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就可以得出结论。一般的研究也认为,网络受众即“网民”群体的特征为:信息需求大、年龄小、教育程度高、收入多、以男性和白领为主。

但是,通过对大量的历次数据及国内外数据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网络受众已经开始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或称为“平民”化趋势)。

1. 网络受众数量呈指数增长

CNNIC第一次公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在1997年,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是62万,此后每年统计和公布两次。1998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万,这一年的12月31日就达到210万,几乎翻一番;1999年6月底400万,1999年12月底890万,每半年翻一番的趋势形成;进入2000年,伴随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高潮,中国上网用户人数继续迅猛增长,截止到6月31日达到1690万人,相比上一年同期翻两番有余。但是,2000年下半年就显示出增长趋缓的迹象,比上半年只增长了560万人。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用户人数达到2650万,比2001年1月的2250万增长了400万人。

目前中国网民的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美国有一亿多网民,中国有2500万网民。中国网络人口2001年底将达3500万,比2000年底止2250万人成长56%。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互联网用户将在2001年底突破或接近3000万,2002年底至少突破3500万。

以下是笔者在MICROSOFT OFFICE EXCEL下对中国网民增长数据的处理结果:

中国网民呈指数增长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时上网费用的下降:中国的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电信基础设施得以大幅改善,同时电子及通信产品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一支柱工业,为上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国教育事业在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在迅速普及。

然而,中国网民的绝对数量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相对数量(网民占人口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据信息研究机构JUPITERMMXI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报道,挪威的全国人口中每个月都上网的人数比例已达到63%,丹麦上网人数比例达36%,美国上网率超过50%,瑞典29%,英国25%,德国18%,法国14%,意大利13%,西班牙9%。整体而言,2000年全球约有4亿人每天在使用互联网,预料到2005年将超过10亿人。华盛顿的Strategis公司经过调查,在美国,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达到一亿,现在美国有半数的成人在使用互联网。据日本2001年06月30日发表的《2001年因特网白皮书》提供的统计,截止2001年2月底,日本共有网民万人,比去年增加万人。白皮书预测,到今年年底,日本网民人数将增加到3628万。

按照传播学界的共识,当一种媒介的使用者人数超过总体的20%亦即 1/5以上,它就跨越了“普及”的门槛。以美国为例,为达到这一标准,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网络只用了5年。根据传播学中的“扩散S曲线理论”,当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在其潜在市场中占据10~25%份额之际,扩散率就将急剧上升。

此外,手机正在成为媒体工具,促使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短短几年,在中国,手机的使用不仅已经大普及,而且手机的功能也大扩充,它已由最初单一的双向语音通信工具,变成媒体信息的接收端和个人信息的发送端。据日本2001年06月30日发表的《2001年因特网白皮书》提供的统计,在日本的3000多万网民中,就有万人是利用手机同因特网联网的。使用手机联网的家庭已经超过利用电脑联网的家庭。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和手机功能的增强及扩大,手机新品不断推出,将使其媒体工具的特性越来越彰显,它不仅是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工具,而且是新闻记者及时快速传递新闻信息的利器。由于中国移动用户已经居世界第一,能够上网手机的大量使用,将极大地促使中国网络的普及。

在中国的经济领域,有所谓的“2000万现象”:彩电、冰箱、空调等均在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以后迅速走向大众化,中国手机的普及更加印证了“2000万用户往往会带来雪崩效应”的观点。中国网络自突破2000万用户后开始向低收入、女网民倾斜,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但是,从去年开始的全球新经济不景气反映到中国网络发展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这一进程,使网络的大众化没能像手机、彩电那样直接带来用户数量的猛增。

2.网络受众的性别比例趋向平衡

尽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在网民中,男性远多于女性。但是,我们通过历次数据的对比及海外的数据分析,发现,网络受众的性别比例趋向平衡。

1997年10月CNNIC调查结果显示,用户中,男性占,女性占。但随后的调查显示性别比例逐步趋向平衡,到2001年7月CNNIC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占,女性占。女性网民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来自香港的著名互联网统计机构iamasia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大中华区经常使用互联网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女性超过了1000万人。在发达国家,女性网民的数量已经与男性网民持平或超过了后者。据日本2001年06月30日发表的《2001年因特网白皮书》提供的统计,在日本网民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和。美国Nielsen//NetRatings公司2001年6月16日的最新研究报告称,美国互联网用户当中的女性人数最近日益增加。调查显示上个月女性已占美国网民人数中的;加拿大的女性互联网用户也超过了互联网用户的半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女性网民比例分别为48%、46%、45%、44%、42%、41%。

3.网络受众的年龄分布趋于平衡在网络发展的初期,网民的年龄集中在20—35岁之间。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受众的年龄分布正在趋于平衡。尤其是,2000年7月以来统计表明,18岁到24岁,25岁到3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上网人数比例在持续下降,18岁到24岁上网人数的比例2000年7月是%,2001年1月减少到%,而现在只占%;25岁到30岁的上网人群2000年1月占33%,2001年1月底降低到19%,现在进一步降低到%。网民年龄层次分别向两个方向延伸。今后互联网将不是年轻人的专有,只要有符合需求的信息及合理的收费,用户群体必将向各年龄段延伸。

国外的调查研究也显示了网络受众年龄分布的平衡化趋势。据互联网调查公司Jupiter Media Metrix2001年 5月14日的研究报告,2000年一年全球网民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两个年龄段分别为18至24岁以及55岁以上的用户。在2000年4月到2001年4月期间,55岁以上的网民人数增加了33个百分点,18到24岁的网民人数也增加了32个百分点,同一时期各个年龄段的网民人数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 尽管25到34岁的网民占全球网民人数的最大部分,但18到24岁再加上55岁以上网民的人数总和截止2001年4月已超过25到34岁的网民数量550万人。

4.网络受众的婚姻状况——未婚者与已婚者的比例趋于平衡

以往,在网民中未婚者居多数,但是,从最新的调查结果来看,未婚者与已婚者的比例也在趋于平衡。例如,1999年7月CNNIC调查显示的用户的婚姻状况:未婚占63%,已婚占37%;而 2001年7月CNNIC调查显示的用户的婚姻状况:未婚占,已婚占。未婚者在网民中所占比例在缩小,未婚者与已婚者的比例在日趋接近。

5.网络受众文化程度分布的变化 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这与上网需要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有关,一般人们是在高校中才能学习到这些知识,尤其是在中国。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以及电脑的人性化操作趋势,上网变得越来越简便,使得网络受众的文化程度分布发生了变化。从CNNIC历次报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网民的学历层次有所下降,说明网络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使用网络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将越来越低;表明中国网民结构正趋于大众化。

6.网络受众的经济收入分布

毫无疑问,上网首先要购置电脑及相关设备,并且支付上网所需的通讯费用,这些需要经济基础。尤其是在网络应用的初期,上网需要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但是历次的CNNIC调查显示却显示,尽管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很小;但是,低收入者却占据网民的大多数。这和网民中学生和年轻人的比例较高有关。事实上,经济水准达到一定阶段之后,网民上网积极性如何,更多地取决于其他因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上网费用的下调,网络受众人均月收入分布会进一步平衡。

7.网络受众的地域分布趋向平衡

网民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北京是我国网民最多的地区,广东其次、上海紧随其后。北京和上海文化生活水平较高,成为网民数量最多的直辖市;而分省来看东、南部发达地区的网民数量最高,其中广东省的网民数量最多,其次是浙江和江苏两省;西北部地区的网民数量仍然偏低。

历次的CNNIC调查显示,网络受众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但是地区差在缩小。以网络受众所占比例最高的北京和比例最低的新疆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 1997年10月CNNIC调查显示的北京网络受众所占比例为36%,新疆为;2001年1月北京网络受众所占比例为,新疆为;显示网络受众的地域分布趋向平衡。

8.网络受众的行业分布趋向平衡

历次的CNNIC调查显示,网络受众主要集中在科研教育和计算机行业。但是,通过对网络受众的行业分布比例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其行业分布正在趋向平衡。例如,所占比例最高的科研教育和计算机行业的网络受众的比例在逐年下降。1997年10月CNNIC调查显示的网络受众显示,科研和教育(不包括学生)的网络受众所占比例为,计算机行业为15%;而2001年7月CNNIC调查显示的网络受众显示,科研和教育的网络受众所占比例为,计算机行业为。

当然,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而言,“网民”中的强势职业为:学生 、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与此相对照,弱势职业为:“退休人员”、“待业人员”、“打工者”。2001年7月CNNIC调查显示,用户中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最多,各占百分之二十几;用户的行业分布较广,网民分布在结构上更为广泛,在行业分布上以计算机业与IT行业、商业贸易以及科教行业居多。

总之,通过对用户的性别、年龄、收入、教育水平、地域和行业分布等数据变化情况的分析,笔者可以得出结论,网络受众呈现出明显的大众化趋势,网络受众原先的独有特征正在淡化。国外的调查研究也印证了笔者的结论。

美国一家网络市场研究公司InsightExpress公司2001年7月12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目前使用互联网的成年美国人的平均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所有成年美国人的平均特征。1996年,网民中的性别比例为,男性占62%,女性占38%。今年,网民中的性别比例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男性占49%,女性占51%。这也是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工作中发现的全部男性与女性人口比率正在下降的一个侧面反应。同样,1996年,在线人口的家庭年平均收入为62,700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01年时为49,800美元。今年的这个收入数字与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时,计算的普通公民年家庭收入数字相比,还要低一些。该公司认为,“最普遍的评论意见,就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市场媒体正在接近每个消费者。我们国家的在线消费者的特征,现在已经很明显地表明,与美国人的平均特征相当接近。”

二.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常用工具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

历次的CNNIC调查结果都显示,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依次是:获得各方面的信息, 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工作需要,休闲娱乐;网络受众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电子邮箱和搜索引擎;用户在网上最主要获得哪方面信息是各类新闻。CNNIC 2001年7月18日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目前有2650万网民,而这些网民有近8成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电子邮件的快捷和便利已经被绝大多数网民所认可。历次的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和常用工具没有明显变化,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常用工具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

国外的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2001年6月11日,美国尼尔森网络评估公司(Nielsen//NetRatings)的一份报告称,一些提供类似于免费电子邮件服务的网站正在迅速增加,搜索引擎服务网站、门户网站和在线社区服务网站仍然在所有在线交易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认可程度在不断提高,开展电子商务的时机日趋成熟

网络行业分析报告 第4篇

2003年,中国广告业迎来千亿盛宴,营业额达到亿元。面对规模已达千亿元的广告“大餐”,中国的消费者究竟感受如何?面对着渗透在周遭的各类广告媒体,他们真正相信其中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吗?对于广告的关注和信任程度在他们最终的购买决策中能够形成的影响力究竟又有多大呢?

日前《现代广告》杂志社与零点研究集团共同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济南、大连和厦门十个城市中3212名18~60岁居民就广告接受度的问题进行了入户访问。调查以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获取合格受访样本,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

对媒体的关注与接触因人而异

尽管大众媒体依然垄断着大部分的广告市场,但随着人们生活空间的扩展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网络、地铁、轻轨、超市、药店、医院、商场、机场内,灯箱、广告牌、LED……媒介已经触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被动接触还是主动关注,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媒体广告是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和)和杂志广告(和)。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广告(和)和路牌广告(和)的被动和主动接触率虽然和电视、报纸广告还有相当差距,但是与杂志广告已经非常接近,并且已经超出了传统四大媒介之一的广播广告(和)。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居民对广告的主动接触意愿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上看,成都()、沈阳()和上海()等地区对媒体广告的主动关注度较高,均明显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西安(182%)、厦门(178%)、济南()和广州()等地区对媒体广告的主动关注度与平均水平较为接近;而武汉()、大连()和北京()的主动关注程度则相对处于较低水平。如果进一步比较各地区对不同类型媒体广告的关注差异,则可以发现成都和沈阳的居民对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和杂志)广告及新兴分众媒体(网络和路牌)的兴趣度较高,而厦门、北京、广州和武汉的市民则对网络广告更为关注。

性别、学历、年龄和收入不同的人群在主动接触各类广告的程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女性()对电视广告的关注程度要高于男性(),而对于网络广告的关注要明显低于男性(女性为,男性为),仅为男性的二分之一。学历较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群体比学历较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群体更关注网络和杂志广告。

从年龄特征上看,31~50岁的居民对报纸广告的关注程度较高,18~30周岁的居民对网络广告关注程度较高,23~40岁的居民对路牌广告的关注明显高于其它群体,而广播广告则吸引了更多的40岁以上的消费者。

收入差异与广告关注度的相关性表现在,个人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群体对电视广告的关注度最高,1001元~2000元之间的群体对报纸和杂志广告的关注度要明显高于其他群体,3001元~4000元之间的群体对传统媒体广告(电视、报纸和杂志)的关注度要明显低于低收入阶层,但是对网络广告的关注程度却在不同收入阶层中占首位,达到;而收入水平较高的4000元以上的群体中不主动关注广告的群体是最高的,占,是对广告涉入程度最低的群体。

当问及消费者主动阅读或者关注广告的主要动因时,大多数消费者都选择了“及时了解新产品的信息”()和“在买东西前了解相关产品信息”(),可见广告本身的价值仍在于传递产品或品牌信息,而广告本身的美学价值――“广告画面具有艺术感,好看”(),“广告语都很经典,有趣”()只列于第四位和第五位。

研究人员提醒,作为广告的载体,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大众媒体依然拥有强势地位,新兴分众媒体则发展势头强劲。电视和报纸广告这两种大众媒体仍在消费者中吸引着更多“眼球”的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目前广告行业在这两大媒体上的投放量是一致的,2003年的广告营业额中电视和报纸广告就占据了将近一半的比重。而杂志和广播是分众化发展最为明显的媒体,各大广播媒体交通频道、音乐频道及面对受众特征越来越细分的各色杂志即是最好明证。同时,新兴媒体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视,其中尤以网络广告为典型代表。传统的媒体都是在以“说服”的方式向消费者单向传达信息,而网络使消费者与广告直接的双向沟通成为可能。以路牌为代表的户外广告一旦形成网络,就将覆盖广泛的区域。

从关注不同类型广告媒体的群体特征上可以看到,那些较为高端的消费者,即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更高的群体在电视、报纸这样的大众媒体上的关注程度要明显低于那些低收入群体,而对于网络这样的新兴媒体却更为注意。换言之,广告主在大众媒体上花费的大量的资源实质上并不一定能最有效地接触到那些对消费潮流和消费时尚具有领导力的群体。因此,基于对不同目标受众的差异化传播策略,应首先界定清楚自己希望接触的目标群体,然后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媒体组合、覆盖方式和投放量。对于同一目标受众,更为明智的方式则是整合媒体资源,力求“准”与“多”的结合。比如,分众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初步融合已经初露端倪,电梯与电视组合成电视媒体,公交车与电视组合成公交移动电视,地铁与电视形成地铁液晶显示广告。

广而告之未必能告而信之

任何广告的目的都在于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在“传播-影响-购买”的过程中,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程度是广告效度能否实现的基本平台。但是目前广告的公信力状况在总体上并不乐观。调查表明,不相信广告内容的消费者()要比相信广告内容的消费者()高出。

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来看,上海、广州、成都和沈阳的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度要高于平均水平。对广告信任程度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核心特征:相信广告的群体为31~50岁、家庭月均收入1501~3000元、高中文化学历的女性人群;不太相信的群体为18~30岁、3001~5000元或无固定月均收入、大专文化学历的男性;一点儿都不相信的是51~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月收入1500元以下的群体。

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别产品在不同媒体广告上的信任度可以发现,各类产品在电视和报纸上的广告的受信任程度均相对较高,广播广告则最低;尽管网络广告在总体上的受信任程度要稍高于路牌,但从此次调查中所测的产品来看,部分产品(房地产、手机、汽车和家电等)在受众中的信任程度要低于路牌广告,可见虽然网络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目前在受众中获得的可信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对于同一类产品,电视和报纸广告的受信任程度较为接近,尤以汽车(和)、手机(和28%)、数码产品(和)和电脑(和)等商品为代表;杂志、广播、路牌和网络上投放广告获得的信任度差异较大。比较各类产品广告的受关注程度和受信任程度,已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成熟行业的产品信息(家电、电脑、手机)获得的信任度较高,而高度垄断行业的产品和服务(金融、通信和教育)的可信度较低。

从消费者对广告是否可信的评价依据来看,广告主本身的信誉仍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做广告的企业的信誉”(53%)在各种原因中高居首位,其次则是“登载广告的媒体的可信度”(),“广告本身的创意水平”(17%)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任评价。

广告的影响力由产品和媒体决定

调查表明,消费者在主动获取具体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时,最依赖的是电视广告(79%)和报纸广告(),其次为杂志广告()和网络广告(),路牌和广播广告被关注的程度最低。而各类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差异较大,依次为电视广告(78%)、报纸广告()、杂志广告(15%)、网络广告(9%)、路牌广告()和广播广告()。

性别、学历、年龄和收入不同的人群在购买决策中受到各类广告影响力的差异表现为:电视广告对女性()的影响力要明显高于男性();网络和杂志广告对于学历较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群体更大,而学历较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群体则更容易受到电视和报纸这样的大众媒体广告及路牌广告的影响。

从年龄特征上看,电视广告对18~40岁的消费者影响力最大,报纸广告对31~50岁的消费者影响力较大,杂志广告对18~22岁和31~50岁的消费者影响力较大,网络对18~30岁的消费者影响力较大,路牌广告对23~40岁的影响力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而广播广告影响了更多的41~60岁的消费者。

收入差异与广告影响力的相关性表现在,电视、报纸和路牌广告对个人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影响力较大,杂志对月均收入在1001元~3000元群体的影响力较大,而网络广告对于月均收入1001元以上的群体均有影响,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受到广播广告的影响要高于其他收入阶层。

总体而言,不同城市消费者在广告接受度上呈现以下特征:成都和沈阳的消费者属于媒体广告的高接受度群体,他们对电视、报纸、杂志和路牌广告的关注程度、信任程度都较高,在购买决策中受到的影响力也较大,表明他们被媒体广告影响的渠道较为多样;西安(报纸广告)和上海(杂志广告)消费者对媒体广告的接受范围较窄,仅对一种媒体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济南消费者则选择了报纸和广播广告;大连(广播)、厦门(路牌)和武汉(网络广告)市民在形成了对一种特定媒体广告较高的接受度的同时,也分别在网络和广播广告上有较高的信任度和受影响力;而北京消费者虽然对电视广告的关注程度并不高,但信任程度和受影响力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网络行业分析报告 第5篇

网络营销已进入

高速增长的收获期

总的来说,保险网络营销之所以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成为保险公司营销渠道的一个重要选项,是因为消费者已经被网络征服,并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追逐者。《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个人互联网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充分反映了这种趋势。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12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亿,使用率提升至,上浮了7个百分点。2010年用户年增长,增幅在各类应用中居于首位。”从这一结果中,不难发现,当_络购物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收获期。仅仅在几年前,人们还在质疑网络购物的安全性,还在网络购物面前踌躇不前,如今这种快速的转变完全反映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在这种变化面前,任何行业都不能对网络营销渠道稍有怠慢,保险行业也不例外。

保险网络营销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尽管业界关于保险网络营销的讨论如火如荼,但实际的情况却并不乐观,保险网络营销还远远没有成为保险营销的主渠道。根据_的公开信息,“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32家保险公司开展网销。2009年我国保险业网上实现保费收入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6亿元。”中国电子[ ]商务研究中心推出的国内首份全球性电子商务报告《2010-2011年度全球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与此相比,保险业网上销售的业绩更加微不足道。

另外,2010年有几家保险公司入驻淘宝网的消息被业界热炒,但笔者在淘宝网上搜索与保险相关的产品,却以失败告终。在淘宝网首页搜索栏中输入“保险”进行搜索,出现的几乎全部是保险箱和保险柜的产品信息;输入“汽车保险”进行搜索,出现的几乎全部是汽车保险丝和保鲜盒的相关信息;输入“意外伤害保险”进行搜索,出现的主要是意外和健康保险相关书籍的信息;只有输入“旅游保险”进行搜索的时候,才出现了一些旅游保险产品和旅游保险卡的信息。

可见,保险网络营销相比较其他有形商品的网络营销滞后,保险网络营销仅仅是开始,对保险网络营销的宣传就目前而言更多的是概念炒作,实际的营销运作远未成熟,这一实际经历还可以说明消费者当前购买保险的主要渠道仍然是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依赖官方网站展开网络营销,说明保险网络营销的竞争,当前主要还是公司品牌之间的竞争,保险产品的竞争还远远没有开始。这固然是由保险产品的无形等特点决定的,但也不能否认,保险行业在网络营销方面整体的滞后。

消费者是保险网络营销的

终极裁判

在任何情况下,营销面向的都是消费者群体。因此,不论如何强调网络营销的重要性,都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营销的核心目标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因此,未来保险网络营销的推广,乃至于一家公司、一个保险人的网络营销,都要完全围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才有成功的可能。面对网购这一独特的消费群体,保险公司、营销员要补的功课还很多。

就保险公司而言,在网络营销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太多。首先,应加强保险行业形象和保险公司品牌形象的推广力度。在这方面,保险行业宣传的主要问题是“搭便车”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家保险公司所做的对保险知识普及和对保险行业宣传的工作,都会使其他保险公司获益,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公司对保险知识普及的热情。改变这一局面,需要监管部门的协调,更需要超然于市场竞争的第三方——诸如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努力。

其次,在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应当对网络消费者的构成、其消费心理和偏好展开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不仅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产品的研发以吸引客户,还可以在推广方式上加以改进,让保险产品在网络上以一种能够为网购群体接受的方式出现,增加保险产品的实际销售量。

第三,要改进服务流程,实现网络销售和网下服务的无缝对接。当前,《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电子服务认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陆续实施,困扰保险网络营销的身份认证、电子保单及在线保费支付等问题已经逐步得到改善,为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保险公司要做的,就是改进内部的承保和服务流程,让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保险后享受可靠的售后服务,克服保险商品与其他有形商品在网络营销平台上的弱势,锁定消费者。

网络行业分析报告 第6篇

浅谈中国农村的“社区报” 李昆仑

据嘉兴日报报道,今年5月,嘉兴市委宣传部在各镇、街道和行政村组织开展了镇、村简报编办工作,计划在2008年全市所有镇、街道和60%以上的村办起简报。笔者注意到在北京、河北、湖南、辽宁等地区的农村也办起了村级的报纸。如果把村看作是一个社区,那么这些村报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农村的社区报。

在中国的一些农村,信息传播渠道主要是中央、省市的电视台、电台、报纸,本县的新闻传播主要靠县里的电视台传播,村里的新闻主要靠村委会的大喇叭广播以及路边的宣传板,街头巷尾的新闻则主要靠村民的私下传播。

现今,网络上仍然缺乏关于农村的新闻,因为现在一些农村不仅缺少传播新闻的形式和平台,更缺少新闻的内容。如果没有记者去写当地的新闻,即便有了网络,农村的声音也不能体现在网络上,造成农村在网络上的失音。因此,村民们组建成自己的采编部门是发展趋势。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中开始出现以初中或高中毕业为主的知识青年。这一群体,或是因为高考落榜或是其他原因不能继续读书,他们迫切地希望自己在中学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农村中得到应用。这一群体应该成为农村社区报纸的记者或通讯员。农村办社区报纸不仅能够解决中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发挥中学毕业生的长处,也使得其他村民通过读报增加自己的知识。

广州报业:“房产消费文化”中的赢家 李骏骧

报纸影响社会经济和消费文化,那么消费文化能否“反哺”,即把报业和文化的互动转化成报业生存方式呢?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报业开始开发传播渠道和形式,通过媒体公关、外包装改良等手段扩大销售。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就通过制作精美的广告头版或者报纸包装纸提包吸引受众,而登上头版的不外乎是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广告。就收入来说,广州的各个大报的广告收入来源相当一部分都来自房产广告。许多报纸都刊登着大大小小的楼盘信息,有的报纸也通过和房产商直接的结合,推出销售性的公关策划活动,组织看房甚至房产论坛,形成独特的房产消费文化。

网络行业分析报告 第7篇

随着支持在线视频播放功能的消费电子产品种类的拓宽,如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和DVD播放机等,以及社交媒体等能够推动视频发行的技术的普及,互联网视频广告吸引了更多广告主的关注。

随着该趋势的日渐深入,谷歌、YouTube、雅虎、AOL和Hulu等网站将受益匪浅,有望从广告主的巨额电视广告预算中分得一杯羹。

调研公司eMarketer称,视频广告是在线广告市场增长最快的一个分支,去年该市场的开销增长了46%,涨幅超出了搜索广告和显示广告。

谷歌并未透露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的财务结果,但首席商务官(CBO)尼科什·亚罗拉(Nikesh Arora)周二称,2012年YouTube 100大广告主的开支同比增长了50%多。

有报道称,Facebook也在开发视频广告服务。Facebook将于周三新季度财报,届时分析师很可能提及该问题。

而雅虎前CFO蒂姆·摩尔斯(Tim Morse)曾表示:“在雅虎,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提供更好的视频体验,因为这是广告客户的需求。广告客户越来越喜欢视频广告,因为视频广告最接近于线下广告,而广告主就在寻找与线下媒体相近的媒体。”

转折点

多年来,通用汽车旗下雪佛莱(Chevrolet)品牌一直在投放在线视频广告,但去年明显加大了投资力度。雪佛莱营销高管卡洛琳·普罗布斯特-伊艾(Carolin Probst-Iyer)称:“去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雪佛莱更加重视原创视频广告,寻求新的渠道,而不限于在YouTube和电视网络网站上播放当前的电视广告。”

伊艾还透露,公司最近推出的一则新广告受到了移动设备用户的青睐,收看率是PC用户的数倍。

对于Web发行商而言,视频广告是一项优质业务。eMarketer分析师大卫·哈勒曼(David Hallerman)表示,条幅广告的价格通常为每千次几美元,而视频广告的价格可以达到每千次20美元。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马克·马汉尼(Mark Mahaney)称:“当前所有互联网广告都源自印刷广告,如报纸、杂志和黄页。我们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即电视广告预算将被网络媒体所蚕食。”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消费者观看视频的途径,他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此外,社交网络的流行也吸引了广告主的兴趣。

YouTube业务开发主管苏西·里德(Suzie Reider)称,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针对特定受众而制定广告,从而提高了网民观看广告的可能性。里德说:“如今已经不再是必须观看自己不想看的广告的时代了,人们可以轻松地跳过网络和电视广告。”

为了提升网站对广告主的吸引力,YouTube已经帮助建立了数百个“优质内容频道”,播放由专业人士创作的视频。此外,YouTube还开发了一种新型视频广告,播放5秒钟后用户可以跳过。只有用户从头看到尾,广告主才需要付费。

视频广告价格下滑?

eMarketer称,尽管网络视频广告支出增长迅速,但在网络广告市场上的份额仅为约10%。eMarketer预计,去年美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为亿美元。

另据媒体调研公司Kantar Media预计,2011年美国电视广告市场规模为680亿美元。相比之下,网络视频广告简直是沧海一粟。

调研机构Pivotal Research Group分析师布莱恩·韦瑟(Brian Wieser)称,网络视频广告的一个潜在制约因素是大品牌和广告管理营销预算的方式。网络视频广告通常被划归网络广告,而非预算更高的电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