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盘点报告(热门4篇)

时间:2024-01-01 08:18:04 作者:admin

人才盘点报告 第1篇

1362名专业技术人员中硕士研究生27人,本科生954人,专科生343人,高级职称256人,中级职称684人,初级职称422人,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其中教育与农业所占比重较大,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素质与岗位匹配度较高。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才1189人,35岁及以下的教师386名,占;36岁至40岁的216名,占;41岁至50岁的420名,占;51岁及以上的162名,占。现有在职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偏大,40岁及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卫健系统从职称层次来看,高级职称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的,中级职称占,初级职称占。从学历层次来看,有1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在职研究生学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大多在本科及以下。农业农村系统现有专业技术人才42人(包括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自然资源局园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职称层次来看,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5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9人。从学历层次来看,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29人,专科学历2人。从年龄层次来看, 55岁及以上9人,占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总数。46-55岁20人,占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总数57%。36-45岁2人,占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总数。35岁以下4人,占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总数11%。

人才盘点报告 第2篇

1.人才需求量有限。金凤区技能人才发展环境对外部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限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金凤区辖区企业主要以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为主,对技能人才需求不大,另一方面因一些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对技能人才层次要求不高,甚至许多不需要获得技能相关证书即可从事相关工作。

2.人才引育氛围不浓。大多数企业技术人才存在一定缺口,企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管理运营不规范,没有专门的策划、营销、资本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在摸底调查中发现,金凤区建材、餐厨垃圾回收利用等行业领域对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但是企业内部没有人才培养和引进相关措施。

人才盘点报告 第3篇

2.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将社会工作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3.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争取将社会工作及其人才发展工作经费纳入财政支持范围,积极运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形成以财政经费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共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此次人才盘点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金凤区将以此次盘点工作为契机,从组织领导、项目建设、服务保障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做好做活做强人才工作,为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发展增智聚力。

在组织领导方面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体制。及时调整充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细化明确职责任务,建立完善议事规则,进一步凝聚做好人才工作的合力。二是强化从严管理定期召开金凤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跟进督导工作要点、制度规章落实,并把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部门实绩考核内容,切实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人才工作全过程。三是强化机制改革。依托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打造金凤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围绕互联网数字经济、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集中政策、统一标准,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需求“双向对接”,研究制订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引才聚才、创新创业的特色产业基地和人才集聚高地。

在项目建设方面通过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三级“人才项目”,结合人才盘点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储备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有重点地支持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引进一批能够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面向全区选调、招考紧缺的高层次事业单位人才,拓宽辖区事业单位招才引才渠道,力争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实现突破。

在服务保障方面突出“三个加强”。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制定下发《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推进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有效开展。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人才信息库,及时收集完善人才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服务、资源共享等工作。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营造重才惜贤的浓厚氛围。广泛宣传人才政策和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支持宁夏籍人才回金创新创业,让“到金凤去”、“回金凤来”成为人才集聚新风向。

人才盘点报告 第4篇

1.文化层次较低,农村实用人才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人才学历层次与金凤区发展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定位还有一定差距。

2.人才流失和人才老龄化情况较重,随着金凤区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很多农村年轻人不愿意继续扎根农村,村民逐渐变为市民,种养殖农户逐年减少,农业生产经营已由散户发展到集约经营。从事农技推广的技术人员由于人事改革、自然减员等因素,逐年减少,且年龄较大,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村实用人才也在逐步减少。